新型、特種減速電機仍將是與新原理、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聯系最密切、發展最活躍、也最富想象力的學科分支,并將進一步深入滲透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所有領域之中。隨著人類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綠色電機的概念已經提出并被人們所接受。雖然這個概念目前還是抽象的,但從環保角度看,低振動、低噪聲、無電磁干擾、有再生利用能力以及高效率、高可靠性是一些最起碼的要求,這對電機的設計制造和運行控制,尤其是原理、結構、材料、工藝等,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此外,隨著工業自動化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減速電機或智能化電力傳動的概念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可。
這種智能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系統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和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電機的容錯運行能力,即要求研制所謂容錯型電機。容錯型電機的定義還不太確切,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安全為前提,允許電機在故障和誤操作情況下的容錯運行,直至故障消除或系統自動控制恢復。這對于傳統的電機運行觀念,無疑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人們預測,超導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社會生產發生新的飛躍,同時也使電力工業在 21世紀的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客觀地說,電機發展到現在,已經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單機容量的進一步增大、效率和功率密度(容量體積比)的進一步提高似乎只有也只能寄希望于超導技術的實用化進展,并期望由此帶動電機結構和運行控制理論與實踐的重大突破。根據超導材料的溫度特性,我們把誕生于 20 世紀初期的傳統超導技術稱之為低溫超導,其在電機研究領域的應用開始于 50 年代,主要用于研制超導發電機。經過大約30 年的開發研究,雖然也取得了單機容量達 70MW 的成果,但制造、運行成本之高,結構、工藝之復雜,仍然是普通工業應用所無法A受的。80 年代中期超導材料的研究獲得突破,相應的高溫超導技術給超導電機的實用化進程帶來了新的曙光。目前,容量為 1000kVA 的高溫超導變壓器已經試制成功,高溫超導發電機和智能化減速電機也都在研制之中。可以說,高溫超導電機的工業化、實用化工程仍是 21 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內容之一。